2022年度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本年度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坚持“四个面向”,突出应用实效导向。聚焦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公共安全和人口健康等重点领域的创新需求,开展社会公益类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为民生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现将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与申报条件
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按重点病种规范化诊疗、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医药卫生面上、社会事业等四个类别组织。
1.重点病种规范化诊疗
针对消化系统疾病、胸心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攻关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通过临床研究循证医学证据产生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形成标志性重大成果,组织或参与临床诊疗指南制定。
2.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认真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工作部署,深入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生态保护、城市交通、食品安全、义务教育、“一老一小”等重点领域组织科技综合示范,推进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和重点专科创建,支持市儿童听力“防治康管”行动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解决等关系民生福祉的热点焦点问题。
3.医药卫生面上
坚持临床导向,针对常见、多发疾病的临床诊疗开展临床研究,取得一批有突破、有实效的诊疗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并能在我市临床诊疗中实际应用。加强中医、药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科研攻关,增强我市卫生综合防控与救治能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4.社会事业
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美丽徐州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
其他具体申报条件与资助额度等信息详见附件1。
二、组织方式与限额要求
实行限额推荐方式组织申报,分专题指南方向精准支持立项。
1.重点病种规范化诊疗项目(指南代码4001-4003)拟立项3项,本项目为临床研究项目,限三级甲等医院申报,每个三级甲等医院限报1项,鼓励申报单位跨单位整合优势资源联合组织科研攻关。
2.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项目
科技综合示范专题(指南代码4103-4109)拟立项7项,每个主管部门限报3项,其中4109方向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申报。临床前沿技术专题(指南代码4111-4116)拟立项6项,限三级以上医院申报,其中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限报2项,其它三级以上医院限报1项。
3.医药卫生面上项目
临床诊疗专题(指南代码4201)拟立项120项,市卫健委系统限报120项、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限报10项、徐州医科大学限报18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限报35项、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限报6项、其它主管部门限报2项。中医专题(指南代码4202-4205)拟立项10项,徐州市中医院限报5项,其它医院限报2项,其余主管部门限报1项。药学专题(指南代码4206-4208)拟立项10项,市卫健委系统限报20项,其它主管部门限报2项,项目第一负责人须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相关职称证书须上传)。公共卫生专题(指南代码4211-4223)拟立项20项,其中4223方向不超过2项,市疾控中心、市传染病医院限报2项,其它每个单位限报1项。
4.社会事业项目(指南代码4301-4329)拟立项35项,可持续发展专题拟立项15项,公共安全专题拟立10项,公共服务专题拟立项10项。全日制本科院校限报12项,非本科院校限报8项,其它主管部门限报3项。
其他申报要求详见附件1。
三、公司申报工作安排
1.申报系统。本年度项目申报须通过徐州市科技创新业务应用管理系统“项目申报”模块(http : //58. 218. 157. 201 : 8080/xuzhou)报送,网上填写项目信息表、申报书及附件。徐州市科技创新业务应用管理系统于2022年7月12日开网,开网后已有系统账号的老师可直接登录进行填报,未注册账号老师有关账户信息的注册流程及相关要求科技处将另行通知。
2.推荐名额。公司各二级单位可分别推荐医药卫生面上项目(含各类专题)2项、社会事业项目3项。学校将对各学院申报材料集中进行形式审查并提交校外专家评审,经专家评审后公布推荐上报项目。
3.时间节点。请各学院在7月26日之前完成本学院的评审推荐工作,于7月27日将学院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含申报书和附件材料)一式一份、汇总表(附件2)盖章后一式一份提交至科技处。同时提交推荐项目申报书(含附件材料)、汇总表电子稿。学校评审推荐后的项目申报人按照附件1要求于8月5日前提交申报系统。待系统审核通过后申报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带水印),按封面、承诺书、审查意见表、信息表、项目申报书、附件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三份(纸质封面,平装订)以学院为单位报送至科技处。纸质材料须与网上申报材料一致。
其他未尽事宜详见附件1或咨询科技处。
联系人:刘洁,权泉;联系电话:83877935(7935);联系邮箱:kyczk@xzit.edu.cn。